武术运动员王地希望用理论充沛自己用技术武装自己

来源:新浪体育  -04-21 22:38:27

导读王地,1993年生,浙江杭州人。中国男子武术运动员,浙江大学民族传统体育专业2012级本科生,2016级研究生,如今是浙江大学公共体育与艺术部

王地,1993年生,浙江杭州人。中国男子武术运动员,浙江大学民族传统体育专业2012级本科生,2016级研究生,如今是浙江大学公共体育与艺术部体育老师。他曾包揽2014-2017年全国性赛事武术南拳类项目所有冠军,获得2015年第十三届世界武术锦标赛男子南拳冠军、2014年仁川亚运会武术项目男子南拳南棍冠军。

如果一件事情你坚持了20年并取得成功,为你带来了无数的荣誉,如今成为你的事业,这对你而言意味着什么?是生命,是信仰,还是一辈子的坚守?王地说,自己没有想过这么多,也没有这么高的觉悟,他想的很简单:“过去20年,武术给我带来了很多;如今,我更多地会去思考,我能给武术带来什么……”

出生于1993年的王地无疑是同龄人中的成功者。翻开他的履历:武术全国冠军、亚洲冠军、世界冠军,浙江大学研究生,如今是浙大的一名老师。但他仍常把“努力”挂在嘴边,把“学习”放在心头,他说:“希望用理论充沛自己、用技术武装自己,等到哪一天我的内在、外在都很优秀了,才能成为一名真正的‘武术大师’。”

难忘比赛经历

从中等生到尖子生的转折点

小时候,王地经常在电视机前一蹲一下午,就看李连杰的功夫电影。可以说,是偶像李连杰带着王地走上了武术这条路,而且,一走就是20年。1999年,不过6岁的王地开始接触并学习武术,从此,夏练三伏、冬练三九,最终,走上了聚光灯照亮的地方。他站上过领奖台的次数连自己都记不清;但武台之下的酸甜苦辣、艰辛曲折只有他自己最清楚。

“一路上遇到过很多困难,也曾想过放弃,比如在受到伤病困扰、成绩不理想的时候……能坚持到现在,靠的是坚持和忍耐。”但他表示,如果有机会再选择一次,自己还是会走武术这条路,“尽管再走一次我不确定是否还能坚持这么多年,但我热爱武术,哪怕没有如今的成绩,我也绝不后悔。”

王地认为自己是个幸运儿。他曾是个成绩不上不下的“中等生”,从2006年省运会开始,一直未能如愿拿到一枚金牌,“总是在第5、第6、第7徘徊,这对运动员来说非常残酷。很多运动员因为成绩的萎靡不振最终选择放弃。”因此,当他站上2013年沈阳全运会武术套路项目男子南拳南刀南棍全能项目亚军领奖台之前,很多人都没想到他能走到这一步。他说,当时的自己年纪轻、势头盛,换句话说“光脚的不怕穿鞋的”,顶住压力就拼了,最终收获银牌实现了突破。“当时流眼泪了。因为那一刻我发现,自己也很棒!”

2014年仁川亚运会之行同样难忘,紧张和压力是他对于这场比赛最大的感受,“这是我第一次参加国际性比赛。赛前,我还一直往坏处想,但真走上了赛场,我却把控住了心理。”

王地告诉记者,来仁川之前,中国队准备得非常充分。但队友在赛前突然出现了一些意外,使得整个队的信心受挫,“比赛第一天,队里一位女队员丢掉了首金,回到房间大哭,我们所有人都感到非常大的压力。”他回忆,当夜的运动员公寓里,充斥着教练组开会的交谈声,“我们在运动员房间里能听到他们说话,感觉压力特别大。”

第二天晚上,王地在公寓里戴上耳机听音乐,将心态调整了过来。第三天,肩负重任的他一举崛起,斩获男子南拳南棍全能比赛金牌。“真的如释重负,比完赛我仍然戴上耳机,一个人在公寓楼下走了半小时。”王地说,一个人边听音乐边慢跑是自己的解压方式:“能让我静下心来,冷静思考。”

感恩父爱相伴 人生路上的明灯

“学武术,最好文武兼备。就像你拿着毛笔正在作画,忽然一根笔飞出去就能钉死一只苍蝇。”父亲说过的这句话王地一直记得,他坦言父亲就像是自己的人生导师,是对自己的人生道路影响最大的人。

2011年为了迎接全国武术锦标赛,王地前往宁波进行为期一年的封闭式训练,每天陪伴他最多的就是长14米、宽8米的竞技场。“大年三十没有手机没法跟父母打贺年电话,那天晚上训练完,我打开体育馆所有的灯,一个人躺在竞技场上,静静地呆望着空旷的天花板。在外训练16年,那是最想家的一次。”

也是在这一年,王地曾一度怀疑自己,“全国锦标赛上我报了三项目,只有男子刀术进入决赛,队里其他队员成绩都是前三,而我唯一进入决赛的刀术只拿了第六。”从赛场下来后,王地做的第一件事是给父亲去了一个电话,“不练了,我想好好读大学。”知子莫如父,王地的父亲跟他说:“武术的生命力不在于竞技场上的成绩。其意义也在功夫之外。”

王地说,习武的初衷让自己一路坚持,父亲的引导帮自己摆脱迷茫。“他对我的感情很内敛,但我知道他对我非常重要。”

除了习武,父亲还让王地从不要落下文化课。2012年进入浙大学习后,他在大一学年获浙江大学三等奖学金,大二学年获二等奖学金,大三学年获国家奖学金,还曾荣获过浙江大学第六届“十佳大学生”称号,是个不折不扣的学霸。

优异成绩的背后,是他异于常人的付出和努力。平时,王地每天要训练四五个小时,比赛前甚至要达到八九个小时。面对学业和训练的冲突,王地也曾有过动摇和纠结。“当时最大的困难就是时间冲突,感觉精力不够用,但我又不愿意放弃武术,因为发自内心喜欢。”靠着咬牙坚持不放弃的韧劲,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适应,王地渐渐发现其实两者并不冲突,“课业和训练其实是可以融会贯通的,比如运动心理和运动医学等方面的课程,可以帮助我更好地科学训练,提升成绩。”

深知学无止境 目标立德树人

关于未来的路怎么走,王地本来打算创业,但父亲给他的建议是继续深造,“他让我试试研究理论,我觉得很对,现在实践强的理论不够,理论强的又像纸上谈兵,尤其是体育方面。”王地尊重父亲的意见,本科毕业后,他被保研留在了浙大,如今又成为浙大公共体育与艺术部体育老师。

从去年7月正式入职至今,王地逐步适应着自己的新角色。他坦言,一开始的紧张无可避免,“以前我是运动员,相当于学生,在队里会得到教练的关心、队友的帮助。当成为教师后,则一定要铭记自己的身份,要认真对待自己的岗位和每一位学生。”王地说,现在的自己学会了如何去关心、帮助他人。并且,教师的身份宛如一根弦,让自己时刻处于紧绷状态,认真对待每一件事。“每当我要松懈的时候,这根弦都会警醒着我。我认为我在朝着更好的自己发展。”

王地说,自己喜欢大学的环境,为能在浙大工作而感到荣幸。“周边都是非常优秀的老师和学生,我也要一直紧跟他们的脚步。”他明白,自己作为一名教师,还有很多东西要学习,未来的每一谈都需要不断努力。

王地上课时喜欢跟学生一起互动,通过演示、指导去教学生武术的知识。“我现在年轻,还可以跟学生用肢体去互动,但演示仅仅浮于表面,武术的内涵博大精深,更需要通过讲解让学生们去领悟。”王地说,未来的某一天,或许光靠肢体已经无法跟学生进行思想上的交流了,必须要用自己的语言去引导他们,“我更希望把理论知识补起来、科研水平跟上,到那时候,才是我真正想成为的‘武术大师’。”

下一篇:吴樾靠着帅气长相和一身矫健功夫在演艺圈崭露头角
上一篇:263名武术爱好者云端一较高低
猜你喜欢
最新文章
返回顶部小火箭